以前听说,《三命通会》为子平法集大成,而《五行精纪》为禄命法集大成,而《通会》作者万民英可能没有看过《五行精纪》,其实是一种非常深的误会,上午我在分享,命理法在明朝之时,禄命子平是双轨道运行的,晚明后子平法成熟,才淘汰禄命法,而《三命通会》一书,既不是子平法的集大成,也不是禄命法的集大成,很可能是禄命子平法融合的一部经典著作,不可将其窄化定位在“禄命法”或者是“子平法”,且不难看出《三命通会》的很多知识是从《精纪》抄录而来,但更多的是延伸发展,万民英或者不是把禄命子平合参共论的第一人,但一定是命理史上对禄命与子平发展都有大功德之人,研究禄命,研究子平,都不可以绕过《三命通会》,更不可绕过万民英,《通会》是双系统并行的书,只有同时具备子平和禄命法的学养,才能够真正理解本书立义之精微,万民英命学思想的高明,在为禄命著作《兰台妙选》注解中,万老补充有看格局凡例,义理精深独到,很多人连此书都没有看过,就鹦鹉学舌,说这里那里,下面引书中内容一窥其禄命与子平法的观点看法。
原文一:看格局凡例十条
(1)兰台之法与子平法不同,兰台以年,子平以日,古法用年,从兰台为正。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德清按:
此点可看出万老非常明白子平法与禄命法之差异和特点,立极不同,开宗明义。
(2)论格局不论财官,格局须年时遇而合者为正,日次之,年月不论,或年不合,月日时遇之亦不论。
德清按:
论格局不论财官为子平法论法主体,子平法分为外格与内格,合格局则直接论格局,无格局才看财官旺衰轻重。
兰台之法,主要讲的是格局法,故不须看财官合不合,以年为主,四柱参详,是结构合则为入格,但仍然需要三命综合往来,并非是有格局就是大贵命,必谬。
(3)旧注太简,人未易晓,故取《五行精纪》增注之,间有己意藕附,亦理是如此,然后敢非妄也。
德清按:
此处讲明白,《兰台妙选》的原注太过于简略,对原文的义理发明不深,但是万民英的注解思想主要来源也是出自《五行精纪》,此处可看出万老对《精纪》早有深入研究,并且不遮不掩,谈“抄袭者”或“不讲出处”之类皆是谬论,亦可看出《精纪》与《兰台》之间有不少联系,德清细看,除了纳音名目和星宿数理运用,主体皆禄命思想组成,以纳音,神煞,五行,禄马贵印之运用俯首皆是,有其特色之处,也有继承之处,故欲研究通《兰台》,还是须要精研《五行精纪》,方才探其玄奥,否则亦不明觉以。
(4)引征古今八字,中间年代多不可考,混乱者多,观者只论合不合,不当以先后拘也。
德清按:
这是讲明引用命造入格的出处渊源,但是比较混乱,没有按照年代来排列整理,亦可能有错误的命例,只看合不合理就行,不要较真,可见心胸开阔也。
(5)引证详于当代,以当代缙绅,天下知之者多,有以姓名称者,有以字号称者,人品高下,原无轩轾,有其始进称者,有自其卒终称者,官阶出身多有未定,恨拘于见闻不能详尽,观者勿以为讶。
德清按:
这里是讲收录的命例主要是当代的名人为主,这些人大家都清楚,但是具体的情况都是不太详细的,需要我们注意,5-6点其实都是讲的命例出处引用,不涉及命学思想。
(6)《妙选》诸格,多出于《五行精纪》,但《精纪》备采诸家之说,中间金沙混杂,非明理者不能抉择,当并观是书,广识作者立格本意。
德清按:
此处再次重申《兰台妙选》很多格局命学思想来源出于《五行精纪》,可见万老亦高度肯定《精纪》的价值,故在编《三命通会》之时,参考《精纪》的地方非常多,但并非是照单全收,而是把其认为合理的地方编录,故《通会》知识有一部分来自《精纪》,另外的也收录其时发展起来的子平法浪潮,故德清一直讲通会是双系统,为精纪的2.0版本,是禄命与子平二法的综合产物,并非纯粹的禄命或子平法,非常有个人特色的命学思想。
而对《兰台妙选》的看法亦同样,《兰台》的主体命学思想是出于《精纪》,也就是禄命法,但是是大浪淘沙过的,比较简洁,含金量高,有高度的实践价值,《五行精纪》好比如是五经,《兰台妙选》好比如是四书,《精纪》是生米,《兰台》是熟饭,《精纪》是根本规则,兰台法是脱胎于其的演变,所以讲学习《兰台妙选》必须要与《五行精纪》合参共证,方得其趣,至于《兰台》本身特色的命学思想和格局,则非《精纪》所能详尽矣。
(7)格局合亦多有贫贱者,中间当看纳音五行衰旺死绝,及参以禄马贵人,刑害诸煞,或凶而隐吉,或在上局而降中局,或在中局而升上局,临时加减消息,不可执定格局一概论贵。
德清按:
万老此言概括到位。
德清常讲禄命与子平不二,皆吉神顺用,凶煞逆用之理。
成格局固然吉,但格局亦分好坏,以旺衰区分轻重,有护卫或有破坏,区分是成格还是败格,是成中有败,败中有成。
格局者,命局吉气之别名,格局之名立可以生生无穷,唯有“吉凶顺逆”为根本也。
既立格局,须看聚吉在何处?
如巳见辰为蛇化龙,辰上合干?纳音又合?
巳有5柱各有五行,又是何?
生于何月?五行旺衰如何?又在何柱?
三命本主旺衰轻重如何?
四柱结构又如何?
命中之吉是旺是衰?是轻是重?
是护卫耶?还是被破坏耶?
若护卫则护卫之力轻重如何?
所破坏则破坏之力轻重如何?
格局是与吉神往来耶?还是凶煞往来耶?
是聚还是散?是向还是背?
如执着“马化龙驹”“剑冲牛斗”之类为贵,午年辰时,壬申癸酉见丑皆贵乎?
大谬矣!
兰台法乃补充《五行精纪》禄命法之用,必以三命法为正,兰台乃补充其未尽之处也,若泥于一二支之间相见论吉凶祸福,恐被人笑话为“诀法”也。
万民英在《三命通会》卷三有一段话说的非常好:
“右十二宫神杀,古人所重,然必以主本旺相休囚,五行生克制化,本之以财官印食,参之以贵人禄马,然后看神杀轻重,较量可也,若专论神杀,则诬矣。故取《应天歌》,以为《三命》之一助云。”
观点非常明确:
1:先观主本旺相休囚。
2:次观五行生克制化。
3:本之以财官印食。
4:参之以贵人禄马。
5:最后看神煞轻重较量。
6:如果专用神煞,弃以上而不谈,乃是本末倒置。
以上虽是在《应天歌》引用而谈命理分析流程,则兰台法亦不能外此。
命理之法,无论禄命子平,皆是阴阳学,分析吉凶之学,是非常灵活变化的。
(8)诸局最忌空亡,死绝,刑冲破坏,若格中入格,局中入局,一命合三四大格局者,无有不贵,少则不可一概言之。
德清按:
此处即上述之义理发明。
虽入格局,但如果空亡,死绝无气,刑冲破坏,则吉变凶;
反之入格局,如不空亡,生旺有气,多合而无冲。与诸贵吉煞往来,则聚吉非常,必贵命。
如果格又入格局,并入三四大格则更贵,但是如果关键之五行或字被破坏,则变凶为吉。
所以有格局不一定是真的好,无格局不一定是真的差,吉神不一定吉,凶煞不一定凶,有非常严谨的推理而核定鉴别区分的,不可泥也,很多人只会查一大堆指标数加减乘除,至于命局之主体,主本之旺衰,命局之结构却不谈,乃是本末倒置也。
《兰台妙选》著作的定位是辅助禄命法之用,可以说是《五行精纪》学习后进阶的著作,故不谈任何基础知识,都是谈应用得,而大多数人却忽视这些,直接套用格局,皆谬也。
(9)格局架空悬虚,不若子平论财官印绶,旺相休囚,生克制化,其理切实。
然至尊大贵,子平不能尽,须论格局。
二者相参,庶不差误。
德清按:
此处可观万民英之命学思想也,为后来的《三命通会》阐释的特点有自来矣。
但是其实禄命法,如果仅仅是兰台法肯定是悬虚的,如果以《五行精纪》的禄命论法为主体,再配合格局使用,则亦会非常缜密,但禄命子平合参,将会是一种趋势。
兰台格局看富贵命比较简洁明了,子平法在具体的人事物分析上,更合与时俱进,家计小谈更切合实际,毕竟不是每个来宾都是来听你讲龙马牛蛇的,就具体问题谈具体问题,会更实用,这是古法欠缺的地方。
(10)引证诸命,前后不无重者,又传有差讹者,大贵合格必多。
虽差讹亦合格,故有录于前后复见于后,中间亦微有不同。
若大同则举其人略其命,云【已收某格】,兹不再录。
德清按:
此处还是重申说明引用得案例因为同时入其他格局,会多次引用,或者命造有些是错的,这些都不用理会,总之以明理为是。
小结:
看万民英在《兰台妙选》的序文中交待作于隆庆二年,即1568年,万民英生于1522年即此书注解乃其46岁时所作。
而《三命通会》是作于1578年,相距十年,故在《通会》书中亦介绍不少《兰台》的格局知识,此书也是禄命子平共同的经典,命学思想是一而贯之的。
此看格局凡例十条,
实则有3条是介绍补充的命例出处;
另有2条是说明注解的很多知识来源于《五行精纪》,判定《兰台》诸多格局来自《精纪》,为我们明确其对《精纪》早已有深入研究,而非今人以为万民英没有看过《五行精纪》,不懂禄命法,又《通会》是杂书,皆不合理。
所以所谓凡例十条,真正有命学思想价值发明的,其实只有5条,归纳起来就2条,但亦勾画出其对古今法之差异与看法,其命学思想矣。
(1)有格局不论财官,禄命以年,子平以日。
(2)入格局分轻重,生旺有气则吉,死绝无气则减力,无格局未必凶,亦吉神顺用,凶煞逆用之本意。
德清再补充一条:
《兰台妙选》是基于流通的禄命论法为主体而补充的,故须以《五行精纪》为根本,《妙选》为其应用,禄命法为兰台之源头,兰台法是禄命法的一部分,不可割裂,先学好《精纪》再观《兰台》,会更加深刻,没有《精纪》的底子看《兰台》,基本术语名词都不过关,皆是穿琢附会,自由心证,评价也不会客观。
同样的道理,《三命通会》是禄命法与子平法共同的参与,故此书为二家的共同经典,合参之著作,之所以有人觉得通会是杂书,要么其只懂禄命法,要么其只懂子平法,怎么是两者皆不懂,背熟通会肯定是不会算命的,因为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人背过。
我想什么时候在禄命法研究通透后,《三命通会》的价值才会被高度重视,万民英的命学思想才会高度发扬。
荀子讲: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关键是花苦功夫,而并非高谈阔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