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 正文

龙尾村: 谋“互嵌式”发展 端好安居乐业“铁饭碗”

2023-08-24 10:22:25 来源:腾讯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天全县城厢镇龙尾村紧握基层治理同乡村振兴之间的“天然的契合”,以“治理”促“振兴”、以“振兴”求“发展”,立足实际谋“互嵌式”发展新格局,实现百姓安居乐业幸福生活。

塑形:治理有效,“大枕头”焕然一新


(资料图片)

“说不得,每次打完零工从街上回大枕头,不管骑摩托车还是走路,路过飞水那截,脚趾头都扣紧了,就想加快速度一些安全走过”。村民高明口中所说的“大枕头”便是龙尾村,据说源于一块非常大的农田,形状近似于长方形,由此得名。前些年,能兼顾家庭又能“发展”经济,每天往返在“大枕头”和县城间“打零工”,是当地百姓的生活模式。

“大枕头”距离县城主城区约1.3公里,有8个村民小组,420多户人。同高明感受一样,其他村民行走在曾经的老路上,时常提心吊胆。老路蜿蜒狭窄,雨天山体滑坡,“飞石”从天而降等情况是常遇“惊喜”。令高明担忧的“飞水”处旁边是悬崖深坑,曾造成村民受伤。

“路不好走,只要不乱走,还是能走。但没有水,这个问题就恼火了,水是生命之源啊”。马爷爷无奈蹲在田边,已经连续一周天晴,没有下雨,田里自制的“水井”已经断供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021年8月,随着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名单的公布迎来的新的契机,相关政策要求各地要加强对乡村振兴重点村的帮扶支持,并在资金政策上予以倾斜。“大枕头”名列其中。

很快,争取下来的饮水安全工程顺利建设完工,彻底解决了季节性缺水问题;2021年初,一条2.19公里长,5米宽的新建乡村公路缠绕在山间盘旋而上,以“腾飞”的姿态让“大枕头”的容貌焕然一新,也让全村1400余人的生活质量“焕然一新”。

“加强乡村治理是满足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提高乡村治理水平,才能赢得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条件。有了资金支持,缺啥咱就补啥”。村支部书记高明斌自信激动地笑道。

壮体:产业兴旺,龙尾村欣欣向荣

“现在把这路修通了,对我们有很大的好处;饮用水也安全方便,我想把家里改变一下,想开一家农家乐和小卖部,方便上来耍的人,也可以增加点家庭收入”。一颗发财致富的小种子在杨大芝心里萌芽。

有效的乡村治理有利于促进产业、生态、文明和组织等资源要素在乡村的有效整合。如今的龙尾村已经摆脱了基础设施薄弱的困境。有梦做是好的,即使是做给自己一个人的。乡村产业的发展需要无数个杨大芝和她的“梦”,凝聚力量去践行、去追求、去创造。

在村党组织和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龙尾村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确定了“123”产业发展思路,整合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建立收益分配机制,支持发展稻田、荷塘养殖100余亩;不断提高800亩茶叶、600亩笋用竹及荷塘的附加值,调动村民发展农旅融合的积极性。随着探索发展产业的经验日趋成熟,建立了旅游接待、产品加工于一体的农副产品展示中心,龙尾村着力打造农旅双链、互促发展,集观光、体验、采摘、美食等为一体的农旅融合综合体。带动周边贫困人口创业20余人、全村人均增收500元以上。

清风徐来,阵阵荷花清香沁人心脾。“走,去龙尾村网红地打卡拍照,还可以整烧烤夜啤酒.....”。夏日的朋友圈和抖音等社交平台,经常刷到老乡们的“吆喝”,更有市外的游客朋友慕名为“荷”而来、留“莲”忘返。

2022年1月,龙尾村被命名为2021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村。

“下一步,龙尾村打算把荷塘产业进一步的改造提升,在服务业方面做出特色、亮点,让游客来留得住、玩得好。在农特产品方面,把我们的农副产品做好、做大、做强。同时,持续完善周边环境设施,让游客每一次来都有不同的体验。”相关负责人表示。

铸魂:生态宜居,百姓生活蒸蒸日上

文化兴则乡村兴,文化强则乡村强,乡村文化兴盛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为了打造生态宜居的幸福乡村,龙尾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建设,整合文化广场、乡村文化墙、党群服务中心、乡村大喇叭等资源,构建“有声+版面”综合型宣传阵地,连续3年开展“洁美家庭”和“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持续推进乡村文明行动有序开展。

“耍不得了,收垃圾的时间到了。”把手里半支烟猛吸一口,李阿伯要开始他的工作,每月拿着稳定的工资,虽然不多,守着家能抽空干活路,还能成为家乡变美的“清洁搬运工”,他觉得很自豪。

龙尾村采用的生活垃圾户收集、村清运、镇处理的三级管理模式,实现垃圾分类闭环管理机制,在全村范围内营造绿色文明生活习惯,村容村貌也得到了较大改善。加上荷塘花开时,月色朦胧,处处是风景,徐徐入画来。

“我只记得小的时候,家乡很穷,大家都想摆脱这个落后的地方。如果哪家女儿嫁到城里,那就属于从糠桶跳进米桶,是一件骄傲的事情。那时候进城要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我们上学总是起早贪黑......破旧的木瓦房成为了历史,留给了回忆。一栋栋新式楼房拔地而起..... ”这是一位名叫敖玉会的作者在“天府散文”中发表的文章。如今她的家乡已从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变成了家喻户晓的旅游打卡地。

“我们村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离不开各级干部的关心和帮助,当然也离不开我们脱贫致富的决心和行动”。

来源:天全党建

编辑:高子君

责编:赵宇航

审核:吴杨、李祎

标签:

相关阅读

大家爱看

恩捷股份:上半年营收55.68亿元 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恩捷股份:上半年营收55.68亿元 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8月23日晚,恩捷股份披露2023年中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55 68亿元,归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