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称
58集团旗下新华英才平台
【资料图】
假借招聘之名
收集学生简历
高价转卖给培训机构
并从中收取返佣
8月10日
58集团回应称
新华英才高度重视
并已第一时间成立专项调查小组
针对媒体监督情况会进行彻查
对此类情况绝不容忍
回应中还强调
一直以来
新华英才按照法律法规要求
有严格的数据权限控制和数据隔离措施
公司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工作
将用户的信息保密工作
置于公司发展的最高战略
据网易财经报道,一份从58集团内部获取的资料显示,58集团假借招聘之名,收集学生简历并转手卖给培训机构。该报道援引58集团前员工的消息称,58集团以两种形式出售毕业生简历,一种是按照群体数量,另一种是匹配合作机构要求的画像类型打包出售。单份简历报价在30元至2000元不等,平均报价为每份140元至250元,博士生的简历价格近每份1500元。 报道中提及,58集团打包售卖的简历均来自新华英才招聘平台,该平台是由新华网联合58集团旗下中华英才网共同打造的就业服务平台,专门面向学生群体。除向教育机构出售学生简历外,上述资料显示58集团还曾对外出售蓝灰领群体的简历,每份价格在100元至500元。根据新华英才招聘官网信息显示,该网站由中华英才网运营,而中华英才网在2015年被58集团收购,官网底部显示版权所有归于北京五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邓志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若58集团贩卖毕业生简历为真,其可能面临刑事责任、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只要出售2500条以上个人信息,或违法所得超过2500元,即满足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入罪标准。同时提示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不光强调“高效流通”,而更注重“合规使用”。除去售卖简历的负面消息,58同城此前也曾陷入虚假招聘信息的风波,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不乏“面试收费被骗”的相关案例。在工信部公示的2023年第二季度互联网信息服务投诉处理及时率相关公告中,北京五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投诉处理及时率为83.3%,并未达标。叮咚快评:信息保护不该有盲区个人简历信息泄露,甚至被倒卖并非新鲜事。- 2021年“3·15”晚会就曾曝光一批招聘平台在信息管理方面存在漏洞,犯罪分子仅需注册企业账号并付费,便可批量查看下载简历信息,部分信息甚至在QQ群中被叫价售卖。
- 今年6月,《南方都市报》报道了某人力服务机构从互联网上大量“爬取”招聘信息并擅自对外发布,再凭借求职者数据吸引用人单位入驻。
- 更有甚者,故意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吸引求职者投递简历,“对口招聘”“高薪直聘”背后隐藏的不仅是信息泄露,更可能嵌套贷款培训、电信诈骗等圈套。简历相比其他个人信息而言具有一定开放性,依靠传播流通实现其价值,涉及的风险常被忽视。在传统的招聘模式中,求职者大多和意向单位进行点对点沟通,简历传播的范围有限,而随着互联网求职的兴起,平台扮演“中介”角色汇集了大量个人信息,侵权风险也随之上升。准入门槛降低,也导致不法分子混入其中,筛查资格困难。单从近年来涉58同城网站的系列新闻报道便可看出,“诈骗与反诈”“骗子天堂”“毒贩利用”或是“专项整治”之类的话题始终萦绕不散。斩断伸向个人信息的“黑手”,互联网招聘平台责无旁贷。首先应自查自纠,谨慎使用“完善信息获取更高匹配度”等诱导性表达,控制内部员工接触敏感信息的渠道。同时要从源头进行管控,严格对用人单位的审核流程,将那些“李鬼公司”“陷阱招聘”拒之门外。也要看到,部分应届毕业生在求职时对个人简历缺少了解,隐私保护意识较为薄弱,折射出当下高校对于简历编制和管理的指导相对匮乏。今年求职季中,部分应届毕业生选择“海投”,更应充分评估背后的风险。接到“录用电话”“面试通知”和“优质机会”时多一分警惕,面对陌生账号发布的信息多一分谨慎,使用完毕后多点一步“删除”,切莫因疏忽大意埋下隐患。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不被侵犯,要全面关注显性风险和隐性风险,努力做到标本兼治。8月10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打击整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行为的举措成效。会上强调,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已成为大量涉网违法犯罪的上游犯罪。包括信息获取、信息倒卖和下游犯罪在内,利用个人信息漏洞犯罪已然固化为灰色利益链条。应开展“上溯源头、下追买家”的全链条打击,同步跟进“一案双查”,对互联网企业平台严管严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坚决遏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蔓延趋势。来源丨南方+、界面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网易财经编辑丨杨 秋责编丨蒋西河校对丨胡宗梅审核丨覃春荣监制丨邹焕钧往期精选▼◆从宁屋角一个小摊到远近闻名,玉林这道美食谁没吃过?◆120克售19元!玉城迷你果蔬身价高涨,有啥不同?◆太恶心了!点猪扒饭外卖,吃到“发霉肉”◆玉林一驾校教练因这事,被吊销驾照,拘留15日◆3只下肚,男子在ICU抢救半个月!很多人爱吃
玉林日报社全媒体矩阵点亮让更多人看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