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 正文

观热点:5年内地悬疑片创纪录,第2部刺激!

2023-07-05 21:50:16 来源:波老师看片

随着时代前进,类似的网络安全电影题材就变得越来越多。


(相关资料图)

好比前阵子重拍版的《虽然只是弄丢了手机》和《解除好友2:暗网》就是一个例子。

2018年约翰·赵主演的《网络谜踪》也是这样的典型,看完后惊呼,原来电影还能这样拍!

时隔5年多,续集《网络迷踪2》终于等来。

第一部的导演阿尼什·查甘蒂改为负责编写剧本,导演工作则交给曾执导过《密室逃脱》的威尔·梅瑞克和尼古拉斯·D·约翰逊。

过去有许多例子是当导演换人时,续集通常不会获得太好的评价,但《网络迷踪2》却是依旧维持精彩表现。

卸下导演一职后的阿尼什写出了更为缜密全面的剧本。

确实感觉上《网络迷踪2》有超越的趋势,不论是整个叙事手法与呈现方式,或者是其从首集延续到续集的“认识不等于了解”的核心概念,以及亲情为主的情感渲染力道,都比第一部来得强上许多。

剧情部分亦比第一部更加烧脑,彻底的玩转“眼见不一定为实”这句话,让观众不到最后一刻真的很难猜到结果。

《网络迷踪2》同样是以犯罪事件为故事基底,看主角如何运用网络科技来寻找失踪的亲人。

而比起第一部里对网络科技并不熟悉的爸爸,女主角琼恩是00后,会利用手机定位追踪、街景服务、地图时间轴、浏览历史、热门景点即时影像等的来找人并不难。

甚至就连他人的邮箱与通讯软件帐号都能被简单破解。

因此在编排上是有了更多的反转来增加悬疑感,先让观众跟着琼恩将原有的线索推理成“自己所认为的真相”后,再又有新的发现来推翻原本假设。

但《网络迷踪2》最厉害的是,新线索其实并不是真的新发现,而是早就交给主角琼恩与观众了,只是在“先入为主”的成见影响下导致了忽略,直到开始怀疑自己之后,被忽略的才逐渐能被看见。

《网络迷踪2》节奏相当紧凑,得保持全神贯注才能不漏掉任何线索与细节,尽管后来散场后想到许多逻辑漏洞,例如凯文协同詹姆斯绑架格蕾丝时,格蕾丝怎么可能会认不出来自己的前夫长相?又或者詹姆斯怎能确定受他威胁的律师海瑟不会怀疑到他头上……等诸如此类的疑点。

让人感觉这个剧情或是剧本的成功,是不是有点仰赖运气与巧合!

但瑕不掩瑜,整体来说我还是喜欢《网络迷踪2》的,尤其是随着剧情越到后面转趋炙热的亲情。在理解母亲的有所隐瞒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后,回头在看看过去是怎么敷衍与对母亲冷淡,那打从心底的懊悔在再次与母亲重逢后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对不起,母女相拥令人动容。

《网络谜踪2》剧情与第一部几乎不相关,所以不需要看过《网络迷踪》也没关系,只有开头那段新闻片段是有关联的小彩蛋,后续剧情是整个独立的新故事,若是担心会不会衔接不上的观众可以放心。

但以同样技法接续下去,相比起来第二部在剪接上非常花俏,交替使用电脑、手机与智能手表的画面。

幸好故事交代算是够清楚,否则飞快的节奏几乎没有让大脑思考的空间存在,同时也显示出科技依赖与网络暴力等问题。

整部片看完其实剧情并没有相当复杂,问题就在于是以“什么都不知道”的观点探索,妈妈的新男友、律师、家庭的过去,以及绑架案的真相等等,主角琼恩可说是完全一无所知,只好自己当起侦探来揭露真相。

仿佛云霄飞车般不断翻转的剧情。

当你以为事情是那样的时候,没有多久又翻出另外一个证据来推翻。

同时间剧情也隐约上演着母女俩的和解,无论在悬疑面还是感情面,电影的首尾呼应与起承转合都做得相当优秀。

尤其是在一阵骚动后独自静静地看着画面时的氛围让人相当入戏。

电影能够讲的缺点大概就是真相揭晓后反而变得有点老套,以及剧中有一段发现琼恩的电脑其实被某人监控着,但是这点并没有在剧中有什么戏剧性的展现。

整体而言《网络谜踪2》是一部节奏相当飞快的惊悚片,几乎没有冷场的时刻,需要大量的专注力来应付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不断翻转的剧情。

续集导演虽然换了人,但拍摄风格一样延用2018的第一部,全以电脑第一视角画面与即时通讯软体为主。

续集节奏更快,使用技术也随之更新,融入跑腿达人、智能手表、观光景点即时影像,揭露现代人对新技术与服务的依赖,并讽刺其中的漏洞与弊端。

上一集是父亲找女儿,续集改成女儿找妈妈,情节更细致。

剧情翻转再翻转,从凯文疑似绑架妈妈,到妈妈自导自演消失,一度让人联想到《控制》,直到神秘人士登门,揭开琼恩母亲大义灭亲的过往,出乎意料的结局,令人佩服编导的头脑。

作为烧脑的犯罪推理片,如果只是把本片当作第一部的复制之作就太小看了。

本片在节奏、技术和剧情上都完胜前作,而且还讽刺了时下流行的耸动实境影集,与急于成名的小咖演员,并狠戳软件漏洞。

幸好,该系列始终围绕亲情,在眼花缭乱中仍让人停下来反思父母对孩子的保护与无微不至的爱。

不然纯解谜,看完只会觉得像跟陌生人玩了场密室逃脱,玩完了却没有情感的共鸣点。

只能说,《网络迷踪2》的好看程度丝毫不输给第一部,甚至我个人认为是有所超越的。

记得当年看完《网络迷踪》后,对于电影的叙事手法与呈现方式相当惊艳,用手机、电脑、监视器、摄影机等的画面来组成,从视觉上就已带给观众不同于过去对电影镜头画面认知的新鲜感。

而其剧情的推动更借着各种你我熟悉的社交APP或搜索引擎等,不仅是将各种线索与细节藏于其中,步步带领观众往真相前进。

亦是借着这样子虽不算峰回路转可却也有些烧脑的寻女过程,让观众看见网络科技力量的一体两面。

在赞叹广大网友拥有堪比、甚至比有着诸多限制的警方或联邦调查局探员更广、更快速、更强的资讯情报搜集能力的同时,不免会对任何人在网络上都是无所遁形的这件事感到担忧。

那是即便你用无痕、用匿名、用假名都还是会被“人肉”出来的恐惧。

导演阿尼什用一个很新的概念,直接将整个操作过程摊在观众眼前,仿佛是在告诉观众在这个网络时代,没有人是藏得住的。

像这样一部运镜,有诸多限制的电影,势必需要一个新鲜的视觉风格,来与第一部区别开。

导演尼古拉斯·D·约翰逊说:

至从上部电影到现在已经3年了,《网络迷踪》的拍摄手法却不见过时,原因无他,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受限”,这类不断地转换萤幕的情境式拍摄方式,很明显的不适用每一部电影。

我想这也是本片在步入第二部时,依旧没有跳脱“搜索”、“角色失踪”的主题,这让我不禁想到其他“沉浸式拍摄手法”的电影。

像是监视器画面里不断跳转的《灵动:鬼影实录》系列,或者是更直觉的第一人称视角,如:《科洛弗档案 》或者是去年很火的台湾电影《咒》等。

沉浸式的电影必须要让观众感同身受,但同样地,不舒服的感觉也就会被放大,像是《科洛弗档案》、《咒》在有“动晕症”的观众眼里,应该会反胃想吐。

而这类型的电影虽然画面可以跟着主角的视角移动,却仍然有“受限媒介”的问题,问题就在于:导演确实也想要用不同的方式来跟观众互动,以增加故事的卖点、爆点。

回过头来看《网络谜踪2》,拍摄手法虽然还是新鲜,但它的受限就更加明显,甚至在本片开始时,观众不免也看出了这系列的“缺点”,好比女主角琼恩的几次面对电脑的画面,其实都总是有说不上来的怪,因为一般人绝对不会无时无刻开着社交软件吧!而这个不自然感,也出现在主角间的视频通话跟一些数码设备转换间,总有种“怪怪的”感觉:为什么他们的电脑里能秀出的东西有那么多?

不过,故事也不会因为一点点的不合常理就模糊了焦点,况且,发现受限的下一步就是超越自己所受到的限制。因此《网络谜踪2》很聪明的开始玩“主角屏幕以外的屏幕”,不难看出导演的努力。

因为他需要说更多故事,不能再只有固定一个主角房间的场景了。但这也似乎看出本系列的终点:它无法打破第三道墙。

没错!当我们被动的、片面的去思考《网络谜踪2》丢出来的线索时,我们就“中计”了。

很意外地,我竟然没猜到本片的结局,当然,我不是聪明绝顶,更不是编剧,但我自认很懂电影的逻辑,想要抽丝剥茧应该不难才对。但我错了,甚至于片头看到“亲人离世”的画面时,内心暗自吐槽:这系列的惯例就是一定要父母亲其中一位过世然后造成家庭失调就对了!最后也狠狠打脸我自以为是的吐槽。

本片带给我意外的(其实第一部的时候就略有所感)就是:

当我们阅读第二手资料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接受了资料提供者的“片面之词”。

举凡网络新闻、艺人、网红在社交平台或光鲜亮丽的屏幕前的“声明”,这些全都是主观的意见,观众以为自己有判读能力,以为只要够批判就能躲过欺瞒,孰料聪明反被聪明误,如果主事者预判了你的预判,那观众就又掉进另一个挖好的坑洞里。

这也是为什么当我自以为比导演“先走一步”时,才发现其实只是先在下一个洞里等他把故事说完而已。事实上,也许《网络谜踪2》根本不可能猜的到结局。

它就好像莫比乌斯环,线索只会在某个定点被触发,这让电影有一种“享受挖掘”的乐趣,3年前的《网络迷踪》、还是今天的《网络迷踪》2》,它们都创造了一个新鲜、引人入胜的第一人称搜索过程。

这个系列其实在我心中,有一个很奇怪的地位,两部电影在观看到结尾时,都让我有一些感动,虽然不到泪流满面,但也眼角微酸。但硬要把两部电影拿起来比较,好像也比不出个高下,并不是第二部没创意、第一部太新颖之类的问题。

反倒是回想起来,我似乎没办法记得第一部里面太多的画面,我记得故事、记得反转、记得女儿跟老爸的长相等。

但每一个电脑画面、手机荧幕,都是文字信息、新闻标题等自然就不会有太多鲜明的图像可供记忆。

简言之,它的美好就像它的反转一样,只停留在看电影的那一两个小时之内,也许观影后还有余韵,却无法久留。

《网络迷踪》系列的悬疑跟惊奇,不像《利刃出鞘》这种可以一再回味、挖寻彩蛋或导演精心布置的画面布局,如果观众还记得《网络迷踪》的结局,那八成短期内不会想刷第二遍。

不过,这种“稍纵即逝”的乐趣,却也会给出“最即时的感动”,两部电影在最后与亲人的讯息往来、拨云见日后的关系修补,都不是传统的演员感情流露、或者是角色对白带出的感动,而是微小但重要的“习惯改变”。

这是年轻一代与父母辈的敞开心房的时刻,当失去挚爱身历其中的我们,都知道回归这一刻有多么难得!

标签:

相关阅读

大家爱看

百润股份上半年净利润预增90%-105% 百润股份上半年净利润预增90%-105%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骆民)百润股份披露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

最近更新